彭冰 董玲 京哈线上飞驰的时速 常振臣,现任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客车开发部副部长,在单位,大伙儿都习惯称呼他为“常博士”。他既有令人钦佩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埋头一线扎实苦干;既是冲天鹰,又是领头雁,难怪一提到 高速铁路客车制造领域的“国宝” 常振臣,是车辆通讯网络工程方面的专家。通讯网络之于高智能列车,仿佛神经系统之于人体,神经系统正常运转,人的肢体才会接受大脑的指令而自如伸屈;通讯网络成功连接,动车组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等等才能形成一个有机体。在我国高速铁路客车制造领域,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宝级”人物屈指可数,可年仅44岁的 2004年7月,拿到车辆工程博士学位的常振臣,怀抱对科研的不懈追求,进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适逢企业大规模引进 虽然以前学的是车辆工程专业,但那主要针对的是汽车,相对于铁路客车,初进厂的常振臣还是个门外汉。头几个月, 列车通讯网络系统工程是个异常复杂的工程,一个指令不对,计算机读出来就是错误,有时为查清一个问题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而且查找过程也是个非常痛苦的。有一次,常振臣为了一个问题他找了2天,第三天凌晨4点多钟,他突然灵感再现,抑制不住的兴奋猛地冲出家门,可当他跑到公司的实验大楼时,门卫还没有打开大门呢。 采访中,一位长客股份研发中心的负责人说:“引进 不分昼夜活跃在一线的“黑大个” 列车上有2.4万余个电路接点,若有一个接点接触不好,就可能导致出现相应的问题。 2007年6月一天的凌晨1点,随乘工作了一整天的常振臣,坐车从北京刚刚回到长春,就赶上公司地面等待检测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忙碌着,个个焦急万分,因为列车出现了动力丢失现象,已经晚了2个小时,再过4个小时,列车就要投入下一次运行。正当大家不知所措之际,忽见远处看到有一个“黑大个”纵身跳进地沟,熟练地检查列车的下方部件。大伙围过去定睛一看,竟然是常博士。地沟里又湿又脏,很多工人都不愿意下去,更何况添乘了一整天的博士。在场的人在惊呀之后,深深地被折服了。这一夜,在常博士的带动下终于找出了故障元件,列车准时出发,常振臣又继续上车添乘了。 在 尽管累得这个样子,但从来没有人听常振臣喊过一声累,也没有人听他抱怨过一句“这活儿不该我干”。相反,每当休息日有备用车辆进行试运行和试验时,他都主动的到动车所“报到”;每当动车组发生重大故障时,他不惜牺牲休息时间总要参加故障分析会,并写出有分量的分析报告。 他总是不分昼夜的活跃在一线,用他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避免了一次又一次次停车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动车组的顺利运行。他的行动深深地在影响着与他一起工作的每一个人,在同志们的心里 不求一枝独秀,但愿百花齐放 “想追上国外的先进水平,实现未来的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只依靠那么一两个人,必须有一个团体,要培养新生力量。” 身为我国高速列车通讯网络核心技术的极少数掌握者之一,常振臣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恃才凌人,他主动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智慧结晶传授给部内的年轻设计师们,使他们快速熟悉复杂的列车网络逻辑,各子系统的功能规范以及网络变量。 虽然没有正式文件任命常振臣为“博导”,但他悉心带徒,实实在在的实践育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他不像大多数人眼中的博士后那样高不可攀,对我来说,他就像是一个长辈、像一个老大哥”,这是他的徒弟发自内心的一席话。 当谈起常振臣的为人时,现在哈尔滨工作的徒弟沙淼言语中充满感激和留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除了毫无保留的传授技术外,沙淼认为,常博士对他最大的影响还在于“传道”,即为人为学之道:“常博士从没有认为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就、或者有什么了不起。他总是在坚持学习,出差时,别人用扑克打发时间,他却在翻阅国外的资料。” 有一件事,曾给沙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技术培训,国外公司派来的捷克工程师带来一套200多页的原理图,全是英文的。授课和试验中, 采访中年轻同志张国芹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常振臣虽然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他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被铁道部授予“火车头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多项殊荣。在 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
躬身一线的博士后——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
发表时间:2014-11-01 20:22 作者: 来源: 浏览:
相关图片新闻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