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常青 2010年的帷幕刚刚拉开,在湖南株洲田心这个曾经诞生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的地方,传来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中国南车旗下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南车株机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较上年度翻一番,一举迈入百亿规模企业的行列。 金融危机下,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这样的企业为何能逆势如此强劲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总部,回顾企业逆势飞扬、突破百亿,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李志轩和企业的高管成员不无感慨地向外界揭示了背后的奥秘。 逆势飞扬的2009年 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缺乏创新无销路!订单短缺!资金链断裂!自2008年以来,世界不少企业受此之苦相继湮灭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寒流中,而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却与此无缘。 正如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总部那座航海方向舵一样,在逆势飞扬的2009年里,该公司以其出色的业绩有力地证明了他们对于“发展”的正确把握。 一开年,在没有外国专家帮助的情况下,靠自己走路的中国南车株机人硬是敢为人先地研制出世界最大功率的和谐型六轴9600千瓦电力机车,并以试验周期最短的傲人成绩率先装备我国铁路,让中华大地从此又多了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力神”,中央领导为此批示:这是我国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 初夏时节的6月,中国南车株机人适应铁路市场新需求,以超常规手法研制的六轴7200千瓦电力机车,仅仅用了不到6个月周期就宣告竣工下线,成为我国自主化程度最高的主型电力机车,亲自启动下线机车的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留下了这样的感慨:这是中国铁路的骄傲、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企业很快赢得了大额订单并实现批量生产,数百台这两款最新的电力机车抢占了市场先机满足了铁路的需求,并一举站在世界铁路机车技术的制高点。不仅如此,在竞争同样激烈的我国路外电力机车市场,这一年,93.5%的电力机车订单份额由中国南车株机人获得制造。 年内,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成为我国唯一获得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标准)认证证书的机车车辆整车研制企业,打开了通往世界最高端铁路机车产品市场的大门。公司三种出口电力机车同时研制生产,TM3型电力机车批量登陆中东,继续着让世界领略中国电力机车的风采,成为我国企业逆势出口高技术产品的典范。公司成功将双能源地铁工程维护车打入发达国家市场,获得新加坡陆路交通局14台地铁工程维护车的订单。而世界最高端的欧洲市场也首次迎来了中国轻轨,中国南车株机人签下了土耳其伊兹密尔市3.5亿元人民币的城市轻轨列车供货合同。 与此同时,公司研制的深圳地铁一号线续建工程车辆被国家科技部评为我国首批自主创新产品。这一年,400余辆高端地铁车辆从这里开出,驶往上海、深圳、广州等特大城市,加入为世博会、世界大运会以及亚运会举办城市的出行服务行列。 还是在这一年,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电力机车总装厂房70余年来首次“长个”,加长了近百米,城轨车辆产业基地面积增加一倍多,而千里之外的核心子公司——四川资阳南车电力机车则建成并批量投产。企业总投资14亿元的四大扩能改造项目相继竣工达产,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企业以及最具实力的城轨车辆研制基地、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电机和变压器产品提供商之一。 这也许是73年前,在湖南株洲田心打下企业第一根桩基、建设一个蒸汽修理厂的第一代中国南车株机人所始料不及的。 2009年,该企业逆势实现产销两旺、突破百亿背后深层次的缘由是什么?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李志轩介绍,近年来,公司围绕做强做大,在相关产业布局、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等事关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产业布局赢得先机 有一句广告词这样写道: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正是一系列良好的产业布局为企业今天做强做大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回顾近年来的历程,李志轩不无感触地表示。 早在上世纪末,尽管公司具有我国电力机车技术领先的优势,但是,有着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中国南车株机人却洞察到,随着国内多家企业进入电力机车产业,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入世,国际知名企业以其领先的技术优势进入国内市场的争夺,同质化竞争将使企业发展的舞台日渐狭小。 企业发展更加宽广的舞台在哪里?10年前,不安于现状的中国南车株机人开始为未来的发展谋篇布局。2001年4月,中国南车株机获得制造城轨车辆市场准入证,自此在相关产业多元化的道路上迈出历史性的步伐,结束了企业数十年来的单一产业格局。 回望曾经的岁月,今天的中国南车株机人不胜感怀:从电力机车研制技术延伸介入城轨产业,9年来,中国南车株机累计获得的城轨车辆订单超过120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同于再造了一个企业。 以开辟城轨产业经验为鉴,今天的中国南车株机人在相关产业多元化这条康庄大道上已走得更远、更好。 5年多前,中国南车株机人将企业内电机、变压器的业务进行整合,遵循重要零部件专业化的原则,控股组建了株洲南车电机公司,将这个新生的个体勇敢地推向市场。天高任鹰飞,从2004年的3.8亿元,到2009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株洲南车电机公司的产品涵盖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高速动车组电机变压器。不仅如此,还一举成为国内重要的风力发电机、油田电机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并出口国外。 一年多前,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捕捉到我国铁路未来发展每年需要上千台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每年需求量达3000辆的商机,投入巨资开展了企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电机和变压器三大扩能改造,并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地将电力机车技术向四川资阳输出,组建了控股子企业资阳南车电力机车公司。 公司还积极捕捉市场新需求,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的延伸,创新性地播下新能源地铁工程维护车、磁悬浮列车研制以及电力机车和城轨车辆大修等业务板块的种子,并已取得实质性成果。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要成为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企业,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是必由之路!”李志轩指出。 目前,不仅在国内的多个地区进行产业布局,中国南车株机人更是将目光放在了全世界,继近年来精确定位、细分国际市场拿下中亚、中东、新加坡、欧洲等地的轨道交通装备订单后,多个国家开始留下他们洽谈资本运作、产业基地建设和产品技术输出的足迹,公司还与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当金融风暴来临时,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已经超前做好了产业谋篇布局,曾经有限产能、单一电力机车产业的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已经成为拥有电力机车、城轨车辆、电机和变压器三大业务板块的国际化企业航母,一举赢得了逆势发展的先机。 创新赢得市场话语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便没有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的今天!” 据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总经理徐宗祥介绍,从195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到1978年全面转产电力机车,迄今已经有近4500余台电力机车从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开出。从韶山1型到韶山9型再到出口中东TM系列电力机车,10余种型号电力机车推陈出新,企业始终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引领着我国电力机车技术的发展。 谈及近年来的自主创新,徐宗祥认为,要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掌握当今世界的最高端技术、不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立足自我打造自主创新平台! 近年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为加速实现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所制定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自主品牌”战略,以铁道部所提出的“掌握世界一流的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建成世界一流的基地”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的创新工程,在创新的道路上向人们演示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部曲,形成了和谐型八轴9600千瓦和六轴9600千瓦、7200千瓦电力机车系列产品,企业电力机车技术实力显著提升,顺利实现交直转换,一举站在世界铁路机车技术的制高点, 为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国南车株机人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企业每引进一分技术,便投入3倍的资金予以消化创新,成功地完成从“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今天,不仅在电力机车主业,还是城轨车辆、地铁工程维护车、电机变压器等业务板块方面,创新的理念已经贯穿到企业的全领域、每一位员工的脑海。 不仅如此,中国南车株机人还非常重视创新平台的建设。近年来,围绕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为核心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建设,铁道部与湖南省签署有关打造在湘大功率电力机车产业基地的协议,湖南省给予有关重大专项支持,株洲市把企业列入“5115工程”予以重点扶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相继与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与此同时,中国南车上市后形成境内外两个融资平台,企业发展获得了得坚实资金链。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建立了产业链相关企业开放联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行业合作创新体系,根据各企业自身优势和需求,采取联合设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手段,帮助供应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了主要零部件的国内供给能力,保证了公司机车车辆品质,以推动以产业链供求为基础、联合攻关为纽带的产业战略联盟的初步形成。 公司将大功率电力机车总成生产线等列入了精益生产示范线的建设,以确保机车从设计、物流、生产、品质管理、机车交验全过程质量的可靠。 “正是掌握了世界一流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技术、获得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拥有坚实的创新平台,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优性价比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总工程师傅成骏在接受媒体时道出了心中的自豪。 创新才能获得市场话语权。仅这2年多来,自主创新就为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赢得了国内外各型电力机车订单上千台、城轨车辆超过800辆,并成功进入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地区轨道交通市场,奠定了企业得以突破百亿的基础。 转化优势 成就百亿 “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产业布局、强大的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订单,而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就要看这家企业的履约能力如何。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把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能力!”深谙现代工业文明研究的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刘宁指出,人力资源素养、企业文化建设和项目管控等方面是成就履约能力的软实力。 突破百亿,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拥有一支包含同行业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适应激烈竞争、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要求,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素养的员工团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据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副总经理周军军介绍,在企业现有600余名研发、工艺人员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约占4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5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株洲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株洲十大技能大师1人。在近4000名技能员工中,高级技能员工比重超过40%,达到了国际著名企业对技能员工的结构要求。 员工队伍的学历、技能、资质,仅仅是硬实力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先进产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等,员工队伍在成长成才性、精益生产意识、创先争优等软实力方面均有大幅提高。 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冲刺百亿的进程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中国南车株机员工团队万众一心超百亿所体现出来的时不我待的精、气、神! 该公司机车事业部一名叫杨玲的女工,为了配合六轴7200千瓦电力机车型式试验,离开年仅2岁的女儿,在买不到卧铺和座位票的情况下,站了近20个小时的火车赶赴北京;为了完成某型地铁转向架的试制,公司转向架事业部铆一班员工与研发人员连续7天吃住在现场;而机车事业部的中层管理团队,则将行军床搬到了办公室...... 刘宁说,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客户把一个订单交给你,你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造成无法履约、或者是质量事故等,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在六轴9600、7200千瓦电力机车的研制、批量生产、装备我国铁路以及A型地铁自主产业化进程中,产品质量要求之高、进度要求之紧、技术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据刘宁介绍,2009年以来,现代工业文明意识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全面倡导,有效提高了把优势转化现实经营成果的能力,避免了因为失误、不精细、不细致等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企业在各项目中推行了项目管理制度,导入多项先进的管理措施和理念,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企业超强的把优势转化为经营成果的能力,使研制机车车辆周期、产品性价比均走在世界同行的前列。 承载明天的使命 百尺竿头非一日之功。李志轩表示,正是这样坚实的内因外素为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做强做大,构建世界一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打下深厚的基础,得以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逆势发展、突破百亿。 企业70余年的时光已化为永恒,当年脏、破、旧的蒸汽机车修理厂早已尘封在历史的镜头中,50余年前中国电力机车蹒跚前行的印记也已成为人们永久的回忆,还是在十年前,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的产值刚突破10亿元,企业尚未跳出单一电力机车产业的藩篱。今天,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正以一个百亿规模、世界一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雄姿向世人展示其领跑者的风采。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逆势发展突破百亿有效解决了周边上万人的就业,拉动了国内钢铁、电子、线材、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加工等20多个配套产业的同步发展,根据乘数效应,其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目前,在湖南形成了以该公司为龙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仿佛就是一个缩影,一个励精图治、遵循科学发展之道的企业,当天降之大任时,其才能承载起民族工业振兴、以产业发展助推经济复苏的历史使命。 手握数百亿元订单,自信满满的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总经理徐宗祥表示,突破百亿,对于中国南车株机人来说,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公司将朝实现更大规模的目标冲刺,届时,将能为助推区域经济加快复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明天,中国南车株机人更大规模的如锦宏图正缓缓铺开!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逆势突破百亿启示录
发表时间:2014-11-01 20:22 作者: 来源: 浏览:
相关图片新闻 |
发表评论